張靖超
2020年05月12日14:54 來源:海南日報
原標(biāo)題:修德是人一生中大事
《你是這樣的人———回憶周恩來口述實錄》封面
周爾均夫婦與周恩來、鄧穎超合影。
周爾均夫婦在三亞與讀者交流。 見習(xí)記者 陳元才 攝
周總理侄兒周爾均、侄媳鄧在軍夫向廣大讀者講述他們親身經(jīng)歷的伯父周恩來、伯母鄧穎超感人的故事。
“我是重慶人,我的家鄉(xiāng)有許多海棠花,恰巧在總理曾經(jīng)辦公居住的西華廳外,也有那么兩株海棠花!编囋谲娬f,以海棠花為名,睹物思人,既是對青年時光的追溯,也是對周總理言傳身教的追憶。
嘆往昔,雖有滄海桑田之變,然偉人之魂仍始終如一。周爾均認(rèn)為,昔日青年周恩來的一聲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,如鐘聲激蕩,在這個閱讀快餐化的年代里,尤為年輕一輩帶來傳統(tǒng)的精神洗禮。
學(xué)習(xí)先修德
俗話說,身教重于言教,在周爾均夫婦的記憶中,周總理未曾刻意推薦幾本典籍,也鮮有高談闊論的主義教育,更多的是以身作則,從身邊點滴小事開始,引出致精之理,發(fā)人深省。
“我出身在農(nóng)村家庭,12歲便離家入伍,可以說并沒有接受太多的課堂教育!编囋谲娀貞浀,在1955年第一次以晚輩的身份見到周總理時,總理在談?wù)撝,談得最多的就是,人重要的就是道德修養(yǎng)。
鄧在軍稱,當(dāng)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后不到9個月,一家三口來到周總理家中做客!澳翘熘形,恩來伯伯留我們在家中吃飯,伯伯、伯母的一日三餐很簡單,最豐盛也不過是三菜一湯。那時趕上糧食短缺,沒有適合嬰兒的飯菜!编囋谲娬f,周總理見此情景,便下廚炒了一盤雞蛋,仍在襁褓中的孩子不懂事,伸手去抓菜。
看見自己的孩子全無餐桌禮儀,一時心急、且愛面子的鄧在軍用筷子打了孩子的手。這一幕,周總理全部看在眼里。“恩來伯伯當(dāng)時便責(zé)問我為何打他,我愣了半晌,說不出一句話。”鄧在軍說,“伯伯心平氣和地問我,孩子多大了,我答9個月,他又問,他會用筷子或者其他餐具了嗎,我搖頭說不會,他說那他為了進(jìn)食,手便是唯一的工具了,這便是客觀的事實,你去阻止,便是不合常理,是錯誤的,為了面子而動手,是虛榮,有失風(fēng)度。”
鄧在軍說,只是吃飯的一件小事,周總理便看出她那太好面子的虛榮心!岸鱽聿畬ο聦偻磔呉髧(yán)格,但字字在理,呵護(hù)晚輩,卻從不溺愛!编囋谲娬f這件事在她心中的印象十分深刻,周總理多次跟她強調(diào),讀書能夠提升個人素養(yǎng),但歸根結(jié)底,道德品質(zhì)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根底,人就是要在瑣碎的事情上不亂心態(tài),彰顯翩翩風(fēng)度,方不失君子品質(zhì)。
周爾均說,在青年時代,周總理曾教誨他們,修德遠(yuǎn)比讀書重要,這是貫穿人一生的大事,要從點滴小事做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