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9年1月20日,尼克松宣誓就任美國總統(tǒng),并發(fā)表就職演說,演說中提及保護環(huán)境、提高生活質量。周恩來閱讀文件書報后,立即指示中共中央調查部的研究局從國外書報雜志中選擇有關材料,進行整理編輯,內容包括:環(huán)境保護的意義,形成污染(日本稱之為“公害”)的原因,污染造成的危害,西方學者對污染問題的看法,有關國家政府部門準備采取的對策等。
新中國成立后,面對每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,作為一國總理,周恩來都能以人民利益為重,在第一時間作出決斷,調動國家資源,全力以赴做好救災賑災工作,力求把損失降到最低。更為重要的是,他在大災之后認真吸取教訓,銘記前車之鑒,在挫折中反思,傾心謀定治本之策、長遠之計,讓同樣的問題不再重演。
毛澤東在《〈共產黨人〉發(fā)刊詞》中明確指出,“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、武裝斗爭、黨的建設,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(zhàn)勝敵人的三大法寶”。在上世紀40年代初,為積蓄革命的有生力量,爭取更廣泛的中間力量的支持,毛澤東和周恩來為中共地下黨先后制定了“十六字”方針和“三勤”政策。
一 經過1924—1927年大革命的中國共產黨,面臨的首要的根本任務,是找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方向道路。大革命的慘痛失敗,把革命方向道路問題嚴重地急迫地擺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面前,能否盡快解決這個根本問題,能否盡快找到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道路,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生死存亡,關系到中國革命的興衰成敗。
(《中華魂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(fā)布,請勿轉載) 中國共產黨即將掌握全國政權前夕,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進北京那天,毛澤東對周恩來等幾位中央領導人說:“今天我們是進京‘趕考’。”周恩來說:“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,不要退回來。
渴求現(xiàn)代化的中國愛國青年抓住每個去歐洲的機會,特別是到法國去。他們認為法國是所有歐洲國家中最自由和最繁榮的國家,而法郎又正值疲軟時期。
周恩來和毛澤東(資料圖) 毛澤東問:“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?” 1972年12月,風云變幻的北京。清查林彪集團剛剛結束,糾正“文革”初期造成的冤假錯案、落實干部政策的工作終于提上了議事日程。
(《黨史縱覽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(fā)布,請勿轉載) 1955年,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,一級八一勛章、一級獨立自由勛章、一級解放勛章,分別被授予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紅軍師以上,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八路軍、新四軍旅、支隊以上,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軍以上干部。在1052名開國將帥中,同時獲得這3枚一級勛章的共有142人,其中少將僅14人。
周恩來是新中國的開國總理,同時兼任第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,第二、三、四屆全國政協(xié)主席,長期主持全國政協(xié)工作,為人民政協(xié)的建立和發(fā)展嘔心瀝血,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 良好的組織奠基 周恩來對人民政協(xié)的貢獻首先體現(xiàn)在對人民政協(xié)組織的籌備和創(chuàng)建上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是20世紀60年代中華大地上發(fā)生的一場以內亂為基本特征的“左”傾政治運動,為害頗深。面對突如其來的“革命”風暴,當年的周恩來深知必須做“弄潮兒”,既不能旁觀,又不可阻擋,只有因勢利導,作韌性的努力,進行艱難曲折的抗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