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09月02日10:14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讀書頻道
1922年10月,周恩來離開德國,途中可能取道比利時,返回巴黎。他還要求當時尚未選擇共產(chǎn)主義但傾向科學的朋友聶榮臻從比利時的沙洛瓦趕來會見朱德。結果聶本人也參加了共產(chǎn)黨。 不久,周還以聶的客人的身份參觀了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。聶本人后來成為中國核工程的組織者。人們記得周在沙洛瓦時,是個“漂亮的小伙子”,非常沉靜,還經(jīng)常陷入沉思。據(jù)說他和末代皇帝溥儀的密友—馬將軍的侄兒關系很好,以后他們交往甚為密切。
周及時趕回巴黎出席共青團的一個會議。會上他當選為書記。在他旅歐的最后15個月期間,他利用團組織的刊物《少年》 宣傳革命主張,反擊詆毀者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誹謗,獻身于黨和團組織的工作。在這期間,他仍舊過著很簡樸的生活,經(jīng)常身穿滿是油漬的工作服,還自己用水泡面包充饑。
然而,他有時也脫掉工作服,炫耀般地穿上漂亮上衣,和一些富裕的同學在巴黎郊外的索斯玩一晚上。如果他去得早的話,他還要下廚房,做幾個他十分拿手的中國北方的美味佳肴。
那年春天,他開始了一項新奇而有趣的工作,即定期選派旅歐中國學生到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,而且他每次都把這些有成就的代表送到柏林。赴蘇的一些學生在基層黨組織的地位有的比周高,他們的離去使得周恩來逐漸贏得了旅歐中國共產(chǎn)黨更高的職位。沒人懷疑周恩來在解決中國人的爭執(zhí)甚至派性問題時表現(xiàn)出的靈活性,也沒有人懷疑他那永恒的吸引力和精湛的處世技巧。
一位同學后來回憶道:“周恩來對理論的掌握相當薄弱,但他能概括我的思想,然后能比我更好地把它們表述出來。我們多次依靠他準備口頭或筆頭的公開聲明,因為一旦他領悟了組織的思想,經(jīng)過重新表述后,這種思想就能被所有的派別共同接受!
準確地說,在周恩來旅歐的最后幾個月里,人們要求他運用這種卓越的技巧,把所有爭執(zhí)不休的中國學生幫派統(tǒng)一在一個愛國的政治綱領之下。在要求把中國重新統(tǒng)一在共和旗幟下的具有進步思想的大部分學生的支持下,孫中山的國民黨成為中國共和革命公認的領導黨。只有國民黨才能提出似乎可行的方案來推翻那些趁清帝國崩潰之機,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控制各個省份的封建軍閥。孫中山請求西方大國幫助他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,但這些國家卻借口沒時間而沒有理睬他。他別無選擇,只好轉向新成立的蘇俄以求得他所需要的物質(zhì)幫助,而俄國人則一請即允。這反過來意味著,通過共產(chǎn)國際發(fā)揮影響的克里姆林宮要求中國共產(chǎn)黨停止同國民黨的爭吵,雙方合作來制訂定一個有利于中國統(tǒng)一的民族方案。
在巴黎,兩個中國政黨組織 的年輕的成員們服從了這些命令,但另一個傾向無政府主義的學生幫派卻不肯屈服。與此同時,周恩來不厭其煩地修改著那份政綱草稿,它將提交在克呂尼博物館附近的大會議廳召開的400名學生出席的大會上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