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應旺
2020年10月27日10:51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中國共產黨新聞網(wǎng)
同福同難
政府管理中,如何協(xié)調和處理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部門的利益矛盾,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,實現(xiàn)社會和諧?周恩來的思想方法是“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”。
新中國成立初,周恩來就指出:“每個單位必須有整體觀念,要在總的財經計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認識自己的方向,有重點有計劃地恢復生產和發(fā)展生產。這樣才能不犯本位主義,不單純依賴國家,并在各自的范圍內做出最大的成績!彼P于正確處理城鄉(xiāng)關系、內外關系、工商關系、公私關系、勞資關系和上下關系的論述,處處體現(xiàn)著顧全大局,有福同享、有難同當?shù)乃枷敕椒ā?/p>
1950年淮河發(fā)大水后,周恩來領導治淮,要求從整體利益出發(fā),顧全大局,上中下游分工合作,各個部門密切配合,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。他指出:“我們不能只叫皖北水淹而蘇北不淹。三河活動壩如果擋不住水,下游就不可能不淹。這叫做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,不能只保一省的安全!薄笆虑榭偸菓摯蠹曳謸恍┎拍芙鉀Q,哪一方面想單獨保持安全都不行!痹诜篮榈耐瑫r,“還應有利于灌溉農田,上游蓄水注意配合發(fā)電,下游注意配合航運”。后來,周恩來過問黃河、長江、漢水治理時,進一步提出治水要力爭做到防洪、發(fā)電、灌溉、航運、養(yǎng)殖五利俱全,上中下游應該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,照顧全局,有時要犧牲自己救別人。
中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(fā)的國家,沒有哪一個省份無災害發(fā)生,也沒有哪一個年度無災害發(fā)生。在救災工作中,周恩來要求一方有難,八方相助。1966年3月河北邢臺地震時,周恩來趕到災區(qū)視察。他對受災的鄉(xiāng)親們說:“重建家園光靠你們的力量還不夠。你們縣西部有好多沒有受災的莊子,巨鹿、寧晉、任縣都有些沒有受災的莊子,可以來幫助你們。”“國家當然要支援你們。你們這個地區(qū)有三十個公社、三十四萬人受災,現(xiàn)在已開進解放軍兩萬多人,地方上的工作隊和醫(yī)療隊一萬多人,共三萬多人,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幫助。真是一人有困難,大家來相幫,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!
在國家建設中,周恩來堅決反對只顧局部不顧整體的觀點和行為,既要求大家合作、齊心協(xié)力搞建設,也要求大家共同發(fā)展、共同享受發(fā)展的成果。他指出:“如果不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(xiàn)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,是不能擺脫貧困落后的狀態(tài)的。要擺脫這種狀態(tài),只有我們五十多個民族,大家合作起來,共同發(fā)展,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的現(xiàn)代化國家。要建設這樣的國家,不能單靠漢族。”漢族離不開兄弟民族,兄弟民族沒有各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幫助,也不可能單獨發(fā)展。各個民族必須互相幫助,互相支持,共同發(fā)展!敖ㄔO社會主義工業(yè)化國家,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的。我們不能設想,只有漢族地區(qū)工業(yè)高度發(fā)展,讓西藏長期落后下去,讓維吾爾自治區(qū)長期落后下去,讓內蒙牧區(qū)長期落后下去,這樣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。我們社會主義國家,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區(qū)、區(qū)域自治的地區(qū)都現(xiàn)代化。全中國的現(xiàn)代化一定要全面地發(fā)展起來!薄拔覀冎袊@個民族大家庭是要大家幸福,包括兄弟民族上層分子也要得到真正的幸福。”“我們社會主義的民族政策,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發(fā)展,得到繁榮。”
周恩來“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”的思想方法,對保證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部門、不同方面許多復雜而尖銳的矛盾的妥善解決,對提高中國這樣多災的大國抗大災的能力,對凝聚中國這樣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繁榮、共同發(fā)展的力量,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戒慎恐懼
隨意性和急躁冒進,是政府管理的大敵。周恩來認為政府管理千頭萬緒,“稍一不慎就會出亂子”,“不能急躁,不能草率,必須謹慎從事”,需要“戒慎恐懼”。20世紀50年代,他指出:“在我們這樣一個地區(qū)廣闊、情況復雜并且經濟上正在劇烈變革的國家里,任何疏忽大意,都可能發(fā)生重大的錯誤,造成重大的損失!20世紀60年代,他指出:“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、經濟落后的國家要在經濟上翻身,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。我們應該有臨事而懼的精神。這不是后退,不是泄氣,而是戒慎恐懼。建設時期絲毫驕傲自滿不得,絲毫大意不得!
周恩來抓水利、“上天”(即“兩彈一星”)兩件大事時,尤其重視“戒慎恐懼”的思想方法。他認為,治水要同自然界打交道,違背自然規(guī)律,什么都做不成。越是規(guī)模巨大的水利工程技術要求越復雜,一旦技術上失敗,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,不僅禍及當代,而且還會遺患子孫后代。治水涉及復雜的社會關系,關系到成千上萬人民群眾的利益。水利糾紛處理得好壞,水利決策的正確與錯誤,不僅影響整個經濟建設,而且影響國內的團結和社會的安定。因此,治水更需要戒慎恐懼。在治理黃河中,周恩來針對黃河自然情況的復雜性和治理的艱巨性,反復強調:“謙虛一些”,“謹慎一些”,“不要急躁”,“要兢兢業(yè)業(yè)地做”。在治理長江中,周恩來強調把理想和現(xiàn)實結合起來。1961年7月,他指出,毛澤東同志有首詞,其中有一句“高峽出平湖”。理想總是要實現(xiàn)的,但是要經過一個歷史時期,不能急,不能隨便搞。1972年11月,他針對高壩大庫的建設說:“我對這個問題是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可不要太自信。”
周恩來抓“上天”的尖端科技,“戒慎恐懼”的思想方法具體化為“嚴肅認真,周到細致,穩(wěn)妥可靠,萬無一失”的十六字工作方針。在“兩彈”試驗基地,工作者們將精心選出的彩色石塊拼成這十六個大字,鑲嵌在各工號的戈壁灘上。這十六個大字刻在“兩彈一星”的科學家和每一個工作者的心上,是各個基地尖端試驗工作的座右銘。
為什么周恩來抓水利、“上天”尤其重視“戒慎恐懼”?1972年11月21日,周恩來在葛洲壩工程匯報會上作了回答:“二十年我關心兩件事,一個水利,一個上天。這是關系人民生命的大事,我雖是外行,也要抓!
在外交工作中,周恩來同樣重視“戒慎恐懼”。外交無小事。他指出:“外交不能亂搞,不能沖動!薄安灰懊粒灰p敵,不要趾高氣揚,不要無紀律亂出馬,否則就要打敗仗!薄巴饨皇谴韲业墓ぷ鳌保耙竺恳粋同志一切從學習出發(fā),不要驕傲,不要急躁,不要氣餒”,“應該加倍謹慎”。
周恩來以“戒慎恐懼”的思想方法抓水利、“上天”,抓外交和國家建設,避免了重大決策的失誤,避免了可能出現(xiàn)的奇災大禍和巨大浪費,也是這些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瞻前顧后
政府管理中,如何協(xié)調和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、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?如何實現(xiàn)經濟社會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?周恩來的思想方法是“瞻前顧后”。他認為訂計劃要瞻前顧后留有余地,全面安排也需要瞻前顧后,政府工作就要抓“全面規(guī)劃,瞻前顧后,分期進行”。
周恩來堅決反對只顧眼前不顧將來的短視行為。他指出:“我們不能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。為著我們子子孫孫的幸福,我們不能不暫時把許多困難擔當起來!痹谏a和生活的關系上,不能只想著提高眼前的生活水平!白钪饕氖虑,就是我們人人都要關心提高我們國家的生產力。”“只有生產不斷地增加,不斷地擴大,才能逐步地克服我們人民的貧困,才能鞏固我們革命的勝利,才能有我們將來的幸福!薄吧a、技術的發(fā)展慢吞吞的,生活要求提得很高,那就錯了;應該生產、技術的發(fā)展要求很高,生活提高還要慢慢來!
周恩來也堅決反對在建設中貪大貪多、不顧人民當前生活的急躁冒進行為。他指出:“我們必須妥善地安排國民收入中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,在保證國家建設規(guī)模逐步擴大的同時,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的改善!薄叭绻魂P心人民的當前利益,要求人民過分地束緊褲帶,他們的生活不能改善甚至還要降低水平,他們要購買的物品不能供應,那么,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就不能很好地發(fā)揮,資金也不能積累,即使重工業(yè)發(fā)展起來也還得停下來!
在水利工作上,存在著搞大工程和一般農田水利建設的矛盾。大工程搞多了,就會在人力、財力、物力上影響一般農田水利建設的安排,還會直接影響農業(yè)生產,影響人民的當前利益。如果忽視大工程建設,則會影響農業(yè)生產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(fā)展的后勁,從而影響人民的長遠利益。周恩來要求瞻前顧后,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。1953年8月20日,在政務院第186次政務會議上,周恩來認為水利工作過去三年有很大的成績,但也有偏差,著重搞大工程而對一般的農田水利工程注意不夠。他指出,在一定時期內,幾萬萬人的眼前利益還是農田水利,搞大工程時間很長,長遠的利益應與眼前的利益相結合。有時眼前顧得多了就影響長遠,有時顧了長遠就與現(xiàn)實脫節(jié)。
在林業(yè)工作上,存在著伐木與育林的矛盾。一方面,國民經濟的發(fā)展迫切需要木材,沒有木材,鋼、煤、礦都上不去。另一方面,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又迫切需要提高森林覆蓋率。對此,周恩來將當代人的利益與后代人的利益結合起來,提出了“伐木與育林,重點放在育林”、“越伐越多,越多越伐,青山常在,永續(xù)作業(yè)”的林業(yè)發(fā)展方針。他批評古代人只知建設不知保護森林,后代子孫深受其害!包S土高原是我們祖宗的搖籃地,是民族文化的發(fā)源地,但是這個地方的森林被破壞了!苯裉,不能用剃光頭的辦法采伐森林,“營林是建設社會主義,我們不能吃光了就算,當敗家子”。“治水治錯了,樹砍多了,下一代人也要說你!币坝玫蒙,造得多”,“造林是百年大計,要好好搞”。
國家面貌的根本改變,不是一代人的事情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繼的努力。周恩來認為每一代人要做好每一代人的事,既不要給子孫后代帶來不利后果,也不要企圖把子孫后代的事情都做完。把理想變成現(xiàn)實,得幾代到幾十代人的努力。我們的雄心壯志、偉大理想要世世代代傳下去。